早上睡到自然醒後,那時大約是10:00多左右,
下樓吃母親將麵包用蒸的,麵包底部還糊糊的,
感覺有點面相不好,告知母親麵包要用微波烤,
這樣才有麵包的皮脆與麵包香,
早餐就這樣用餐後,再配點羊肉湯等,
之後回房,找有關電吉他相關資訊,
用google找到的店家,與我昨天看到那型的電吉他同款,
不是6500元那款,是3900元那款,不過我看到的電吉他,
加上保養工具與調音器還有很多附送工具,
另外加上25W含有內建失真音效的音箱,
價錢只有3750,幸好我昨天沒有衝動就買了,
我想貨比三家比較好,
於是我下了訂單,中午時間除了欣賞布袋戲節目後,
就在房內練彈其他首西洋樂,也算是練英文聽與說,
直到不知幾點,剛好欣賞到衛視西片台的航站情緣,
其劇情如下:
維克多·納沃斯基 (湯姆·漢克斯飾)從一個虛構的東歐國家「克羅西亞」(Krakozhia)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
他並不知道在旅途中他的國家被反政府武裝推翻了,所持有的護照因此失效。由於他不懂英語,
起初並不清楚自己的處境,後來才由機場內播放的電視新聞片段和入境當局的得知,
對此他束手無策。在九個多月的時間裡,維克多不得不住在機場候機大樓裡,
不能踏入美國領土半步,也沒法回家。
期間他熱心幫助機場裡的人,包括空姐埃米麗亞·沃倫(凱薩琳·麗塔-瓊絲飾)。
同時他也在移民局官員弗蘭克·迪克遜(斯坦利·塔奇飾)的嚴密監視之下,迪克遜一心想把維克多趕出機場。
有一天,維克多向埃米麗亞解釋他來紐約是為了收集爵士薩克斯風演奏者班尼·高爾森(Benny Golson,戲中由他親自飾演)的簽名。
維克多已故的父親是個爵士迷,他在1958年的一份匈牙利報紙中找到一幀名為「A Great Day in Harlem」的爵士樂手大合照。
他請求照片上每個人給他一個親筆簽名,儘管很多簽名就只簽在小紙片上,但大部分人都還是回復了,
就除了班尼·高爾森。維克多來紐約,就是為了了卻父親的心愿——拿到班尼·高爾森的親筆簽名。
幾個月以後,新聞報導克羅西亞國內戰爭結束了,
但是迪克遜還是不想讓維克多進入美國。埃米麗亞就請求她的一位「朋友」幫忙,
要了一個進入美國的緊急簽證。這位「朋友」其實是個跟她藕斷絲連了多年的已婚美國政府官員,
維克多雖然得到了批准,卻也失望於埃米麗亞因此事而跟那個男人重新建立關係。
更糟糕的是這個許可需要迪克遜的親筆簽名才能生效,迪克遜無視了維克多的請求,
並以維克多在機場內認識的朋友的工作相威脅,維克多最後作出了讓步。
就在維克多要登機離開的時候,
他的老朋友─在機場內當清潔工的印度老人拿著拖把跑到停機坪阻止飛機停靠機坪,
維克多的航班因此延遲。他在機場安全員的支持下,踏出航空站,
「正式」踏進了美國土地。在坐上計程車的瞬間他看見了埃米麗亞,
二人目光相遇,複雜的心情湧上來,最終沒有道別,二人的故事就此結束。
在萊辛頓大道161號,維克多終於找到了班尼·高爾森。在欣賞完班尼的演出後,
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簽名,維克多坐上計程車,
對司機說:「我要回家了。(I am going home.)」電影於此作結。
到快17:00,人有點累,先躺著休息,直到快18:00吃點水果後,就獨自出門到黃金愛河走走,
或許有所豔遇,但倒是遇到熟悉的朋友,
在太陽能遊船碼頭附近欣賞玩夜景,在回家路上加個汽油後,往瑞豐夜市買點食物,
QQ蛋與奶茶杯,中間也有買了泰式奶茶,想說看看其口味是否有所差異,
之後在回家路程上,先到眼鏡行領我換好鏡片的無框眼鏡,
最近就以此眼鏡為主,有框的眼鏡因鏡片刮損很多,
暫時收起來,待過一些時日再進行換鏡片的程序,
晚點時間欣賞西片的屍樂園~~並吃與喝剛從夜市買回來的食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益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